闻创保健网

第三代
母婴孕育保健网

怀孕注意的事项有哪些?

更新时间:2025-10-11 09:35:47点击:

一、孕早期(1-3 个月):胚胎发育关键期,重点防风险(核心回顾 + 补充)

1. 身体防护(延续核心,补充细节)

高危因素规避:除甲醛、辐射外,需避免接触二手烟(二手烟中尼古丁会降低胎盘供血,增加流产风险),家人吸烟后需换衣洗手再接触你;避免去人群密集、通风差的场所(如密闭商场、医院传染病区),减少感冒、流感风险(孕早期感冒发热可能影响胚胎发育)。

日常活动限制:禁止性生活(孕早期胎盘未稳定,易引发宫缩导致流产),避免长时间弯腰(如系鞋带、整理低柜),可借助小板凳或请家人帮忙;穿防滑低跟鞋(鞋跟<3cm),避免穿高跟鞋或拖鞋(易滑倒)。

6.png

2. 饮食与不适(补充实用技巧)

孕吐缓解:若晨起孕吐严重,可睡前喝 1 小碗山药小米粥(健脾养胃,缓慢释放能量),或在床头放 1 小盒苏打饼干,醒来先吃 2-3 片再起身;若孕吐导致食欲差,可将水果(如苹果、香蕉)蒸熟吃,减少对肠胃刺激。

营养补充:叶酸若忘记服用,当天想起可补服,无需加倍(第二天按正常剂量吃);缺铁时若吃铁剂肠胃不适(如恶心、便秘),可与饭后 1 小时服用,或选择含铁量较低的缓释铁剂(遵医嘱)。

二、孕中期(4-6 个月):相对稳定期,兼顾营养与体能

1. 身体护理:适应胎儿增长,缓解不适

体重管理:每周增重 0.3-0.5kg(整个孕中期共增重 4-5kg),避免增重过快(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)或过慢(可能致胎儿生长受限)。可通过 “早餐吃好、午餐吃饱、晚餐清淡” 控制,如早餐加 1 个鸡蛋 + 1 杯牛奶,晚餐用杂粮饭替代白米饭。

常见不适应对:

腰酸背痛:孕中期子宫增大致重心后移,站立时可双手叉腰轻扶腹部(减轻腰部压力),每天做 5 分钟 “猫式伸展”(跪姿,弓背低头再塌腰抬头,缓慢重复),放松腰背肌肉;

腿部抽筋(多发生在夜间):睡前用 40℃左右温水泡脚 10 分钟,泡脚后按摩小腿(从脚踝向膝盖方向推揉),平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(减少腿部血液循环不畅);

皮肤变化:孕中期可能出现腹部、胸部皮肤瘙痒(激素变化导致),避免抓挠(防止皮肤破损感染),可涂孕妇专用保湿乳(成分含甘油、神经酰胺,无香精酒精),若瘙痒伴随黄疸(皮肤、眼白发黄),需立即查肝功能(排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)。

2. 饮食与运动:为分娩储备基础

饮食重点:胎儿骨骼发育加速,需增加钙、DHA 摄入 —— 每天钙摄入达 1000mg(如喝 500ml 牛奶 + 吃 1 块豆腐),DHA 可通过每周吃 2 次深海鱼(如三文鱼、鳕鱼,每次 100g,清蒸最佳)或每天吃 3-4 颗核桃补充;若担心深海鱼汞含量,可选择孕妇专用 DHA 补充剂(遵医嘱)。

运动建议:可恢复性生活(动作轻柔,避免压迫腹部),选择温和运动如孕期瑜伽(重点练盆底肌、核心肌群,如 “桥式”:平躺屈膝,抬臀使身体呈桥状,停留 3 秒再放下)、游泳(每周 2-3 次,每次 30 分钟,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),避免跳跃、腹部受压运动(如仰卧起坐、跳绳)。

3. 产检与准备:排查畸形,做好哺乳准备

关键产检:孕 15-20 周做 “中期唐筛”(筛查唐氏综合征,若风险高需进一步做无创 DNA 或羊水穿刺);孕 20-24 周做 “大排畸 B 超”(全面检查胎儿器官结构,如心脏、脊柱、四肢),检查前可吃 1 块巧克力(让胎儿活跃,方便医生观察),若胎儿姿势不佳,需适当走动 15-20 分钟再查。

乳房护理: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(避免用肥皂或沐浴露,防止破坏皮肤屏障),若乳头内陷,可每天用手指轻轻向外牵拉(每次 5 分钟,力度以不疼为宜),为产后哺乳做准备;选择纯棉无钢圈孕妇内衣,避免过紧(影响乳房血液循环)。

三、孕晚期(7 个月至分娩):聚焦安全与分娩准备

1. 身体护理:警惕高危信号,保护母婴安全

胎动监测:孕 28 周后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(如早 8 点、午 14 点、晚 20 点,各 1 小时),正常每小时 3-5 次,或 12 小时胎动总数≥10 次。数胎动时可侧卧,双手轻放腹部,若胎儿连续动算 1 次(间隔 5 分钟以上算第二次);若胎动突然减少(如 12 小时<10 次)或剧烈增多后减少,需立即就医(可能是胎儿缺氧信号)。

并发症预防:

妊娠期高血压:每周测 1 次血压(正常收缩压<140mmHg、舒张压<90mmHg),饮食低盐(每天盐摄入<5g,避免咸菜、腌肉、加工零食),若血压升高伴随头痛、水肿(脚踝以上水肿,按压不消退),需查尿常规(看是否有蛋白尿),确诊后需遵医嘱用药控制;

妊娠期糖尿病:孕 24-28 周做 “糖耐量试验(OGTT)”,若确诊需严格控糖 —— 主食以杂粮(糙米、燕麦)为主,避免白米饭、白面包;餐后 30 分钟散步 15 分钟(帮助降糖),每周监测血糖(空腹<5.1mmol/L,餐后 2 小时<6.7mmol/L),避免胎儿过大增加难产风险。

2. 分娩准备:物资与知识双储备

待产包整理(孕 36 周前准备好):

妈妈用品:产妇卫生巾(选产后专用,比普通卫生巾更宽更长,如 XL 码)、产褥垫(20 片以上,产后铺床防恶露污染)、宽松开襟睡衣(纯棉款,方便哺乳,准备 2-3 套换洗)、吸管杯(产后卧床喝水方便,选带刻度的,方便记录饮水量)、一次性内裤(产后 1 周内用,避免洗晒麻烦);

宝宝用品:新生儿纸尿裤(NB 码,50 片左右,选轻薄透气款)、纯棉和尚服(3-5 套,无纽扣,用系带款,避免磨伤宝宝皮肤)、包被(薄厚各 1 条,根据季节调整,如夏季用薄棉款,冬季用夹棉款)、婴儿专用柔湿巾(无酒精、无香精,选带盖款保持湿润);

知识准备:参加医院孕期课程(学习拉玛泽呼吸法:宫缩时用 “鼻吸口呼” 减轻疼痛,如宫缩开始时深吸一口气,缓慢呼出,重复至宫缩结束),和家人一起练习 “产后护理”(如给宝宝换纸尿裤、拍嗝 —— 拍嗝时让宝宝趴在肩头,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),避免产后手忙脚乱。

3. 分娩信号与就医时机

真假宫缩区分:假性宫缩(孕晚期常见)无规律、强度弱、不伴随腹痛,多在晚上出现,休息后可缓解;真性宫缩有规律(如每 5-10 分钟 1 次,持续 30 秒以上)、强度逐渐增强、伴随腹痛或腰酸,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(如从 10 分钟 1 次缩至 5 分钟 1 次),需立即去医院。

其他关键信号:阴道流液(可能是羊水破了,无论是否有宫缩,都需平躺抬高臀部(垫 1 个枕头),立即让家人开车送医,避免羊水流失过多致胎儿缺氧);阴道见红(少量粉色或褐色分泌物,通常 24-48 小时内会分娩,可准备好待产包再去医院,若出血量多如月经量,需立即就医(排除胎盘早剥等危险情况)。

四、全孕期通用原则:贯穿始终的核心注意事项

产检不落地:按医生要求完成所有产检(孕早期 1 次 / 4 周,孕中期 1 次 / 2-3 周,孕晚期 1 次 / 1 周),不要因 “身体无不适” 漏检(如孕晚期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缺氧,中期唐筛可排查染色体异常)。

情绪管理:全孕期避免长期焦虑、抑郁(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激素分泌,间接影响胎儿),若出现情绪低落(如对喜欢的事没兴趣、失眠持续 2 周以上),可和家人倾诉,或找专业孕期心理医生沟通(多数医院有孕期心理门诊)。

危险行为禁:全孕期不吸烟、不饮酒(包括含酒精的食物,如酒心巧克力、腐乳),孕晚期避免长时间坐车(超过 4 小时)、单独外出(尤其是偏远地区),防止突发情况(如早产)无法及时处理。

用药遵医嘱:无论孕早中晚期,用药都需医生评估,即使是外用药(如治脚气的药膏、治过敏的药膏),也需确认 “孕妇可用” 后再用(避免含酮康唑、水杨酸等成分的药物,可能致胎儿畸形)。


推荐文章